时髦的科技概念,在一些人手中成为敛财旗号。深圳警方近期侦破一起以区块链、虚拟货币为名,行诈骗之实的特大集资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超过3亿元。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区块链行业火爆,不少投机者甚至上市公司都来“蹭热点”,投资者需要擦亮双眼。
“区块链”成敛财旗号
集资诈骗金额超3亿元
记者从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获悉,今年3月底,当地警方侦破一起特大集资诈骗案,数千名投资者被骗资金3.07亿元。涉案的深圳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正是以“区块链+藏茶”的模式发行虚拟货币,套取公众存款。
2017年6月,深圳市南山区警方接群众举报称,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存在非法集资的情况,先后有数千人购买其发行的虚拟货币“普洱币”(后更名为“普银币”),随后投资化为泡沫。
警方成立专案组经调查发现,这家公司通过互联网、社交软件等对外宣称,其发布的“普银币”,是一种以海量藏茶作为抵押的虚拟货币,投资人所持有的每枚“普银币”都有对等实物藏茶作为抵押,投资人可将“普银币”放到虚拟交易平台“聚币网”上买卖,以此赚取差价。
然而,警方发现,其买卖价格的变动系公司使用投资人的投资款进行幕后操作,并一度将“普银币”的价格从0.5元拉升至10元,而公司通过“趣钱网”P2P平台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为吸引更多投资人,该公司在发布会上承诺将投资人持有的‘普银币’通过两次拆分,使投资人持有的‘普银币’价值扩大100倍,并宣称补充更多藏茶作为支撑。”警方表示,实际上,公司只有少量的库存藏茶。为掩人耳目,公司雇佣“操盘手”在前期拉涨币价,让投资者尝到一些甜头。当大量投资人进场后,公司通过恶意操纵“普银币”价格走势不断套现,导致投资人手中的“普银币”毫无价值。
今年3月28日,警方抓获潘某东等犯罪嫌疑人6名,并继续追逃其他犯罪嫌疑人和追缴赃款,为受害人最大程度挽回损失。
“区块链”还日渐成为部分传销案件的“当红标的”。今年4月,西安警方破获一起打着“区块链”概念的特大网络传销案,涉案资金达8600余万元。
部分上市公司谈“链爱”
投资者需擦亮双眼
记者调查发现,更多的时候,是“搭便车”的投机者利用时髦概念浑水摸鱼、蹭热点,今年以来,个别上市公司披露有关区块链的“忽悠式公告”,谈起了“链爱”。 今年1月11日,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的中南建设,公布了自己和区块链的跨界“链情”,披露了一则公司投资区块链项目进展的公告。两个风马牛不相及行业的“链爱”迅速引起监管部门警惕,随后中南建设停牌核查。
1月15日,中南建设对前述发布的不完整信息披露内容打了补丁,补充更正了出资比例、项目进展、行业地位等多项内容。公司称,区块链技术的产业运用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还受制于应用场景、传统观念、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些行业的成功应用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区块链项目投资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收益,预计2018年度不会对公司经营成果、财务数据构成重大影响。
由于中南建设信息披露存在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违规情形,深交所随后对其发送监管函。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至今,深市有30家公司披露与区块链概念有关的信息,少数公司有实际投入,其余均停留在前期阶段未有实质进展。公司借热点概念炒作股价的意图明显。
行业亟待去伪存真
回归应用
区块链的投资价值究竟有多大?一些业内人士对此保持谨慎的态度,认为要区分“链圈”与“币圈”,“链圈”创业者关注区块链应用研发,而“币圈”若与虚拟货币相联系,投资者则需谨慎对待。
“在‘币圈’中,一定程度存在泡沫、甚至集资欺诈现象。”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曾光认为,区块链技术仅仅是对现有的信任机制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作用,其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