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一篇文章《[海外市场]矩阵制度的缺陷及应对措施》,双轨制是最近十几年海外直销市场的宠儿,要说在新兴的直销市场里面,谁想抢双轨的风头,那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在海外双轨之所以受到热捧,完全是出于它对市场的高度包容,上一篇文章提到,在矩阵中,很容易出现下级抢了上线的风头,但是双轨制的核心奖项就没有这个困扰,下线无论怎么串串,都会对上线带来收益,即便没有及时产生效果,但是潜在的效果还是有的。因为下线不会抢了上线的利益,从而上线也不介意帮助下线成长,正因为这种“友爱互助”的理念,才使得大家能“齐心协力”的把市场做强做大。
凡事没有绝对,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种能让全世界都满意的制度呢,答案是不可能!所以在我们看到双轨的优势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弊端。双轨的优点在于对市场方面的劲爆,上下互助,而这些好处的来源,在于业绩是重复利用的,所以在这种制度偏向于市场的时候,对公司的损害可能是致命的,也就是采用双轨制,有可能会崩盘!这是双轨制最大的缺陷。
要解决这种天生的缺陷,就要采用一些控盘的手法,但是如果控制的太过于死板,则就会让双轨失去在市场上的优势,这个只能由公司来自行把握尺度了。对于小区比例、周封顶和PV值等所有企业都采用的方式,就不在此说明了,以下介绍几种并非所有公司都采用的方式。
K值法
在海外有些国家,比如东南亚地区的某些国家,允许采用双轨制,但是有个前提条件,必须设定K值,保证双轨的稳定性。其实这些国家看的很明白,如果因为双轨的不稳定造成公司崩盘,政府要协助解决这些纠纷,这可是很头大的事情,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有可能发生的不愉快,干脆从开始就把这些问题规避掉。
采用了K值后,双轨的奖项可以变成固拨,也就是固定的拨出比,让公司不再有崩盘的风险,同时上下互助的理念会在制度中继续存在,不会因此而丢失,所以一般来说,理性的公司+理性的经销商,是可以接受这个做法的。但是这个做法,需要大的环境的支持,比如说,大部分公司都采用了K值的做法,新起盘的公司就可以跟着学习这种做法,如果有些国家全部没有K值,那么新公司启用K值的难度,那就可想而知了,其实说白了就是让经销商没的选择就行了,无论他们到哪家公司,都会K他们,心理也就平稳了。
K值是一个安全阀,但不是万能的,它只适合制度的比例定的相对平稳,偶有偏高的时候,才适合启用,如果制度本身定的非常激进,那么K值也就成了自欺欺人,让人反感了,所以核心还是要定稳定的拨比值才可以。
K值的使用方式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
[海外市场]量碰安全守护神-K值说明
[海外市场]量碰K值的数学测算
大区剩余业绩封顶
大区业绩也是经销商的业绩,理论上不能随意砍掉,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当大区业绩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不再累计,也就是每个会员的大区剩余是一有个极限值的。这种做法从理论上是可以解释的清楚的,也算不上在侵占会员的利益,因为当大家都明白这种做法之后,会员自然会想办法控制自己的节奏,尽量让大区不会产生太大的剩余,如果有真的控制不住的,那也说明这些新生业绩已经超出他的控制范围,这个时候被公司砍掉,也没什么可惜可言。
一切都是相对的,如同K值法一样,这也是个双刃剑,如果启动不好,会造成市场的不满,需要慎重考虑。
这种控制手段,在市场业绩很大的时候会起到预防的作用,如果业绩本身就没多大,也就没什么可限的,除了说起来让人“反感”,可能带不来实际的价值。
控制碰数
听说过这种做法,就是每笔业绩,对上的贡献,控制一定的次数,超过次数之后,不再生效。这种做法控制非常严格,基本上不会发生崩盘的事情,但是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下帮上的力度会大大减弱,所以采用这种方式的应该不是很多。
限制宽度
当市场发展的很深的时候,可以对宽度进行适当的限制,这种做法对控盘有一定的效果。
降低拨比
其实上面说了半天,都是拨比太高的时候,会有崩盘的风险,所以才会打各种补丁,与其打补丁,把本质的参数,定的低调点不香吗?比如小区的拨出比,从20年前的8%已经进化到最近的15%或是20%,这个数字的改变,拨比一下子就提升了好多,如果我们把参数再定回原来的8%,那就不必再为了崩盘而苦恼了。所以如果想回归,一定要想法从源头控制这些问题。
提升产品质量
双轨虽然是事业导向,但是离开了终端消费者,它会走向一条不归路,所以在控制拨比数字的同时,还必须不断提升产品本身的竞争力,让产品成为价值的核心所在,让模式为其服务,这才是真正的健康发展方向。
关于双轨的控盘,也看以看一下其他相关的说明
[海外市场]双轨管理奖控盘术
[海外市场]双轨量碰防爆术-深度控盘
回归不能停留在嘴上,要静下心来去想一下这些年跑偏了多少,顺便回忆一下历史。[七星视点]直销回归之老江湖新势力
文章来源:七星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