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未来集市  养殖骗局  微信骗局  深圳  迪咔商城  电信诈骗  淘宝骗局  未来集市骗局  区块 

“债减减”的中介公司可协助“债务重组”?交了6000元报警后退回4500元

   日期:2023-04-19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核心提示:防骗网讯:“债减减”的中介公司可协助“债务重组”?交了6000元报警后退回4500元
%title插图%num木棉姐,我最近接到一个电话,说“可以帮我把被银行多收的利息退回来,还能靠这个挣钱。”不用还利息还能挣钱,还能有这等好事呢?
你可要当心了,听起来就是“非法代理维权”的新骗局!
%title插图%num%title插图%num“非法代理维权”?能给我具体科普科普吗?
“非法代理维权”是近年来金融行业消保领域治理的一大顽疾,逐渐呈现出地下化发展趋势,有的甚至还形成了相关灰黑产业链。
%title插图%num案件还原
信用卡逾期险入反催收陷阱

近期,某银行广州分行信用卡部接到一封监管转办投诉函:客户老陈(化名)称身患疾病,光大信用卡逾期5.1万元,望银行给予免息分期。

银行工作人员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联系客户。在通话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对客户口音、谈吐有所疑义,调阅了客户办卡信息后,综合判断为第三方代理投诉。为保障客户信息安全,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对方可携带本人身份证及相关材料到银行面谈;对方不认可并以会升级投诉威胁,但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坚持下,最终客户同意到银行面谈。

老陈携带相关材料和第三方“朋友”到银行面谈。银行工作人员以保障客户信息安全为由隔绝了第三方,单独与老陈面谈。沟通过程中,老陈透露对于之前的投诉并不知情。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劝导下,最终老陈吐露真言,表示自己因患病需长期治疗,今年4月被单位强制要求提前退休后收入下降,看到信用卡逾期心里很着急,无意中从网上了解到一家叫“债减减”的中介公司可协助“债务重组”,于是联系了对方并在对方的诱导下缴纳了6000元的代理费用。

了解实情后,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客户,中介公司冒用客户身份以投诉手段与银行协商属非法行为,建议客户向对方追讨代理费。随后,客户与中介联系,对方对客户所提的退款要求不予理会。见此情况,银行工作人员与客户到分行就近派出所报案,虽因管辖权问题最终没能立案,但派出所的介入使得中介最终退还了部分代理费4500元。

针对老陈的情况,银行表示理解,并在友好协商下与老陈达成了最优还款方案。

诉求合理的客户,根本无需通过“反催收” “代理维权”组织,自己直接与金融机构沟通即可;而恶意逃废债、诉求无理的客户,即便是通过金融代理维权的方式处理,也不会轻易达成目的,更有甚者,还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们再来看看,“非法代理维权”组织开展业务有哪些典型模式。
%title插图%num

模式一
拉人头参与“反催收”
案例
一家名为“富猫法务”的公司以普法培训为幌子,开展反催收培训和业务。其在各种社交平台使用“成功协商分期还款”“利用法律知识维权”“合理退回利息”等话术吸引负债人成为VIP会员学习他们的“普法课程”。客服会鼓励VIP会员拉更多的人来学习,平台为不同的课程标注了不同的分销推广费用,课程内容空洞,实际上只是为了“揽客入伙”。这时法务老师会解释称,需要给每一位客户单独做定制方案,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收费标准1980元到8000元不等,以欠款费用多少分成了几个等级。据称,只要入户投钱,交8000元到9800元不等的费用成为合伙人,或者交五万块钱在公司有个户头就可以成立分公司,接下来就可以拉人入伙,给人办停息还款,或者帮拉到的客户退息然后与客户五五分成。“富猫法务”的运营模式分成了五个层级,从VIP会员到地方代理人,层层分销,以不同的收费标准作为加入门槛。
%title插图%num(“富猫法务”网贷、信用卡咨询业务收费标准)

模式二
水军账号伪装负债者,
在社交平台分享经验诱导获客
案例
一些虚假的“法务公司”在知乎、微博、小红书等平台进行软性广告宣传。如在知乎这样的知识型问答社区,他们以分享负债“上岸”经验为介质来植入宣传,直接推荐“法务公司”,或者隐蔽导流到私信、微信等渠道再进行宣传。另外,有“法务公司”建立了大量账号,一批账号提出一些以“信用卡和网贷逾期了怎么办”为主题的问题,再以另外一批账号在评论里面进行回答。还有“法务公司”在社交平台建立律所、法务咨询公司账号,以“法务”“律师”身份先向负债人普及知识,随后再进行业务宣传推荐。除了这种软性植入,还有“法务公司”只做了类似知乎问答的广告页面,以虚假问答页面进行展示,诱导借款人参与“退费退息维权”。
%title插图%num(互联网平台上的软植入广告)

%title插图%num消费者如果进行不当维权,将面临“四大风险”

风险一
纠纷解决遭阻碍。“代理维权”的组织和个人一般不具备法律执业资格,对法律条文引用经常有明显错误。其通过编造或歪曲事实进行恶意投诉,违背诚信甚至突破法律底线,不仅侵占消费者正当的维权渠道和资源,阻碍消费纠纷正常解决,还扰乱了金融市场正常秩序,甚至涉嫌违法犯罪。
信息泄露隐患多。“代理维权”的组织和个人一般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账户、保险合同等敏感信息,给消费者造成个人信息被泄露及被非法利用的风险。有些团伙甚至擅自、恶意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办理小额贷款、申请信用卡等。如果消费者想终止代理协议,还可能遭到骚扰、恐吓。

风险二

风险三
经济负担更沉重。“代理维权”的组织和个人除收取高额的咨询费、手续费外,还可能通过掌握消费者的银行卡账户,截留侵占资金。同时,非法代理退保会使消费者处于退保后无保险保障的状况,而非法代理信用卡维权则一般采取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方式进行,往往导致消费者需要承担逾期滞纳金及罚息等后果。

征信污点影响大。当前,贷款、信用卡使用记录等均已纳入征信范围。如果消费者轻信“代理维权”组织和个人的教唆,采取暂停或拒绝还款等行为,很可能因逾期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导致个人信用受损,对后续申请银行贷款、买房、买车甚至就业等产生不利影响。

风险四
广大消费者应根据实际需求,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或服务,勿受“退旧保新”“高收益”等说辞诱导。使用信用卡或贷款类产品应考虑借贷成本和还款能力,投资理财产品时应符合自身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

消费者在购买金融机构产品或享受服务过程中发生纠纷的,可以直接向金融机构投诉,主张民事权益。若消费者未能与金融机构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通过投诉、调解仍不能解决民事纠纷的,消费者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title插图%num%title插图%num图片、动图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公众号。
文章来源:木棉talk
%title插图%num

更多防骗案例

%title插图%num点分享%title插图%num点收藏%title插图%num点点赞%title插图%num点在看

 
标签: [db:关键字]
专注骗局揭秘,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防骗网
 
更多>同类骗局库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骗局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查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