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未来集市  养殖骗局  微信骗局  深圳  迪咔商城  电信诈骗  淘宝骗局  未来集市骗局  区块 

【头条】“官方回款”“清退回款”?有坑!网站、客服、红头文件…都是假的!

   日期:2023-03-23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核心提示:防骗网讯:【头条】“官方回款”“清退回款”?有坑!网站、客服、红头文件…都是假的!
中国基金报记者 颜颖
投资理财出现问题?请走正规途径投诉维权,切勿轻信不实信息!
6月14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防范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清退回款’诈骗的风险提示”。银保监会表示,其监测到有不法网站假冒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发布带有“银保监会认证”“中国银保监会”等不实信息内容,并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名义实施诈骗。
%title插图%num
对此,中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4期风险提示:金融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如发现此类涉嫌诈骗犯罪线索,应立即向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报案或反映。
官方澄清:从未设立所谓“回款渠道”
银行存款无法取出?信托产品展期?理财无法赎回?金融消费者可能面临各种投资问题。而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急切心理,进而展开骗局。但冒充到监管头上,胆子就有些太大了。
近日,银保监会监测到有不法网站假冒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发布带有“银保监会认证”“中国银保监会”等不实信息内容,并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名义实施诈骗。上述诈骗行为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损害监管机构声誉,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对此,银保监会郑重表示:
一、银保监会从未设立或授权设立所谓回款渠道,一旦发现此类情况,请立即报案或反映。
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从未设立或授权设立任何“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渠道。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是金融监管机构职责,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不会向消费者收取任何名目费用。
若有以“中国银保监会”“银保监会认证”等名义,或自银保监会、某银保监局的工作人员联系消费者,假借监管权威要求转账、汇款、交费等行为,消费者要保持高度警惕,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向银保监会或当地银保监局反映,银保监会及各银保监局联系电话可通过官网www.cbirc.gov.cn查询,相关情况也可通过拨打12378热线反映。
二、银保监会多次提醒消费者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警惕套取信息、转账、收费等行为,通过取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的机构获取金融服务。
不法分子常常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名义欺骗群众,编造“成功案例”,利用消费者急于回款、挽回损失等心理,以达到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消费者要谨防“回款”类诈骗侵害。
银保监会多次发布过有关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警惕被不法分子套取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身份信息等个人敏感信息;小心不明身份人员提出的转账、收费、充值要求,防范连环诈骗套路;对不明来源的“小道消息”“内部消息”以及网站信息、微信群信息等网络平台传播的非官方发布信息,要提高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避免误入骗局,受到“回款”类等各种诈骗手段的侵害。
类似的诈骗手法有针对P2P网贷机构出借人的“回款”诈骗、“官方回款”诈骗以及“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解债上岸”“代理退保”“白条代偿”“银行直存”等,均是利用消费者急于解困、急于挽回损失等心理特点,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
“冒充监管”诈骗高发
近日,多地网警巡查执法公布了冒充监管进行诈骗的案例。
例如,博州网警巡查执法公布的一起案例显示,今年4月,无锡惠山的李先生收到一封邮件,对方称可以对其前期投资的某平台进行回款,想到自己之前在某平台投资被冻结了两万余元,李先生立马觉得机会来了,便按照所谓的客服人员要求,缴纳了六千元税款。
当李先生缴纳“税款”后,对方称李先生的账号输错钱被冻结,要求继续转账,见李先生渐起疑心,对方便甩出一份冠以“银保监会”的“红头文件”,”提醒”李先生若再不打款便会产生巨大影响。文件上既有红头,还有落款盖章,一系列看似“官方”的伪装,实则是诈骗。
对方威胁,如果李先生不按照操作打款,不仅他本人无法乘坐高铁、飞机,甚至他的子女都不能参加学习,甚至无法参加高考。最终,李先生前前后后打款8笔共计20余万元。
%title插图%num
同在今年4月,家住无锡宜兴的张先生接到电话称其有一笔理财可以返还,并将其拉至所谓的“银保监会清退回款核对群”,称只要打款金额达到一定流水后即可将前期投资冻结的理财全部返还。最终张先生被骗20余万元。
菏泽网警巡查执法则发布消息称,近日有出借人反映互联网上出现了“银保监会认证平台认证的回款平台”,并向警方提供了网址。
警方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打开网址明确看到“银保监会认证平台”和“金融办认证首家回款中心”。但查询之后发现,该网址并未在工信部进行ICP备案,且收集了大量的P2P平台。随意打开网站内平台发现,需要填写出借人的相关信息,而填写却又诱导进入某网址,该域名也未在工信部进行ICP备案。
对此,警方提醒:
1.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层出不穷,诈骗手法也是多种多样,骗子往往打着投资回款的名义,通过伪造的红头文件,来唬住受害人,要求受害人不断转账汇款。
2.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均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和个人的银行账户。更不会限制个人乘坐高铁、飞机以及子女教育。
3.办理投资理财还请通过正规渠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接到所谓回款渠道的信息时需特别谨慎,注意甄别。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也在前几天发布公告,称部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出现“国家清退中心”(网站地址http://duifu5.org./)相关网络信息。该平台假冒是银保监会旗下专门负责P2P借贷清退回款工作的部门,并且是多家监管部门共同认证的国内首家回款中心,意图通过网站等渠道诱骗出借人提供身份、财产信息,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目前,该网站已无法打开。
%title插图%num
“客服人员”亦存诈骗可能
除了冒充监管机构,不法分子也可能冒充金融机构客服人员联系投资者,以“清退回款”为由实施诈骗。
基金君为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某投资者接到多个境外电话,来电人自称是某理财公司员工,告诉他所投资的项目需要进行资金清退,请他加入专门的清退QQ群以便接收清退款。投资者于是按要求填写了个人姓名、手机号和资金规模等关键信息后入群。
刚一入群,群管家就发给投资者一条“由于底层资产回款困难,法诉停滞,现已和三方交易所签订债转协议,只能在交易所完成清算”的信息,随后发送了一个三方APP下载链接,称点击链接下载APP方可完成清退流程。
投资者看到这个APP并非理财公司官方APP,有点疑惑,但群内工作人员多次表示“本次清退过程银保监会全程监管,请大家放心”,并且还有“其他客户”发来“到账截图”,证明自己“第一次清退款已到账”。投资者于是放下疑心,下载APP并注册了账号。
当投资者询问回款到账时间时,工作人员表示需要先行缴纳税费和备案金后才能进行资金清退,言外之意就是得先交钱才能退款……而实际上,所谓的“清退”是正诈骗团伙精心设计的一场骗局。
具体来看,“资金清退”诈骗手段大致为三步:
第一步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形式联系投资者,以项目资金需清退为由取得初步信任,告知投资者加入“官方QQ群”。
第二步通过入群验证套取投资者姓名、电话和投资金额等信息后,编造各种理由让投资者点击非法链接或者二维码下载APP。
第三步APP注册完成后,诈骗团伙会指导入群人员继续交易,并安排同伙伪装投资人称已收到清退款,引诱放松警惕的投资者交钱“清退”。
诈骗道路千万条,不信才是第一条。最后,愿天下无诈!
 
标签: [db:关键字]
专注骗局揭秘,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防骗网
 
更多>同类骗局库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骗局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查骗局